品牌推荐
去年,实力京剧演员刘桂娟晒天价点翠头面曾引发热议,用翠鸟背部亮丽的土耳其蓝羽毛仔细镶嵌制成的“点翠”饰器物,如今已成奢侈品,甚至属于文物级别。昨日,扬子晚报记者在甘家大院看到,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赵树宪近又玩出了“新花样”,把南京绒花做成了“点翠头面”。为了让绒花呈现出翠鸟羽毛的光泽度,赵树宪与徒弟需要经过近十道工序手工打造这些仿点翠饰品。
一度濒临灭
旧时女子的钗环簪花,分为点翠、水钻和银泡三种,都是用真的翠羽、钻石和纯银制成,这些材质在灯光下流光溢彩、熠熠生辉。清末民初是点翠流行的重量级时期,民间妇女无不以拥有点翠为荣,“压鬓钗横翠凤头”成为一时盛景。确实,点翠头面是过去女子用的华美的饰品,象征着角色的身份和地位。在戏曲表演中,只有身份高贵的贵族妇女类角色才能佩戴点翠头面,比如《二进宫》中的李艳妃、《宇宙锋》里赵高的女儿赵艳容等。年轻活泼的青年女子则要使用水钻头面,如《游龙戏凤》中的李凤姐。而贫苦女子只能使用银泡头面,如《六月雪》中的窦娥等。
正是因为人们对“点翠”的痴迷,导致翠鸟一度濒临灭,如今,翠鸟已是各省市保护动物,其羽毛自然也就不允许进入生产制作市场。因此,现在人们多采用仿点翠工艺来重现那抹魅惑的蓝色。
他用南京绒花手艺复原
再造“点翠”饰
但由于目前流行的仿点翠工艺,在终效果上都或多或少有遗憾,南京绒花非遗传承人赵树宪在前人基础上,推翻传统出用南京绒花制作仿点翠饰品的工艺。有意思的是,“刺激”老赵研究“点翠”仿品,还是来自一位北京客户的订单,“当时就憋了一口气,怎么就做不成功呢?终于做出来了,还蛮有成就感的。”赵树宪说。
过去一直认为,传统文化中,女子在传统佳节和婚庆喜事的时候,都会在发髻上佩戴绒花,现在使用绒花的人越来越少了,于是南京绒花逐渐式微,成为一门濒临失传的手艺。其实不然,老赵做的绒花不断与时尚接轨。比如跟实力设计师劳伦斯·许的合作,让绒花登上戛纳电影节,成为中国女星战袍的耀眼元素,也化为李玉刚演出中的巨型头饰。之前在米兰世博会南京周上,绒花又跟意大利手工制帽工艺结合在一起,创新潮流。
目前只做小饰品,绒花仿“点翠”也费时费工
昨日,扬子晚报记者在甘家大院看到,赵树宪把南京绒花做成了“点翠头面”。拥有翠鸟羽毛光泽度的珠凤、耳环、项圈等饰物,看来古典雅致,古风十足,确实与众不同,令到馆内参观的女观众十分心动。
在他的工作室内,你会发现各种好玩的,各式各样的绒花绽放就不说了,戏剧头饰振翅欲飞,还有绒花做成的书法条幅,耳环、胸针之类吸引女观众。不少市民流连驻足,欲订购的还真不少,还有人想现学DIY饰品。老赵笑着告诉女士们,他那里招全职学徒和传承人,但不收兼职。
老赵手头有不少订单,“现在绒花有不少爱好者,用来搭配汉服,花钱购买绒花饰品挺不差钱。近在展品柜角落里摆的两件仿翠饰品居然挺旺,有不少人来订。做了几件还在外面做展览,并没有摆放在这里。”
赵树宪透露,目前仿点翠饰品只做了一些小件,并没有做更为复杂的大件,主要还是因为成本太高,太费时费工。老赵介绍说,如果点翠饰选用的金属胎不好,不用金或银,做出来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。用低价位的金属胎,就体现不出精心打造。
据了解,现在点翠头面物以稀为贵,动辄数十万,与此相比绒花“仿翠”便宜得多,老赵做的耳坠和簪子售价在数百元左右。
(责任编辑:yangyuehua)